北京写字楼

北京写字楼

鸿坤金融谷,京南硅谷企业独栋出售

鸿坤金融谷项目扼守北京新国门腹地,南苑机场区域之内,北京第二机场环线范围,五环内,四环外,地铁四号线新宫站四站地,是首都南部金融服务与高新技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区,项目依托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借政府扶持契机,为园区企业打造了全方位、一站式的产业服务平台及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力争形成以中小企业总部经济为特色的“总部功能平台”,全力打造“金融硅谷”。

鸿坤金融谷园区将突出“国际化”、“功能性”、“总部型”特点,通过三大功能的协调,形成一个产业与生态、工作与休闲相协调的特色商务和总部办公空间,结合鸿坤集团的资源优势全面助力园区企业的发展,铸就京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飞跃。为打造一个新的金融硅谷增添新的动力。

鸿坤金融谷目前企业多栋火爆对外出售中,均价18000元/平米,租二十年送二十年,超高投资回报率。

纽约房地产市场的气温正如仲夏的北京一样炎热。

“酒店里都是中国面孔,几乎要撞腿了。”7月初,从美国返京的盛世神州房地产基金董事长张民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每年都要赴美国考察三至四次。去年以来,张民耕管理的盛世神州美元基金在美国已收购了3052套出租式公寓,分布在亚特兰大、休斯顿、旧金山、纽约,出租率高达95%。

数据显示,经过连续20多个月的攀升,纽约房价已创下美国金融危机的2008年以来新高。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先是迎来了一些有移民需求、教育需求的中国个人投资者。2012年前后,以万科、万达为代表中国的大开发商,开始了“探索之旅”。而现在,许多机构资本开始觊觎纽约市场。“受惠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外汇政策的逐步宽松,中国资本正在纽约这个世界房地产市场顶尖营盘初展身手。”张民耕说。

不仅仅是纽约,中国投资者的足迹几乎快遍布全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月到3月,中国流向海外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额如下:美国7.37亿美元,香港6.49亿美元,西班牙4.53亿美元,英国3.2亿美元,澳大利亚2.56亿美元,韩国4400万美元,共24.59亿美元 (数据来源: Real Capital Analytics网站) 。

而根据美国房协NAR的7月8日发布的报告,过去一个财年(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中国人在美国购房金额约220亿美金,占国际买家购房总金额的24%,比上年增长5%,继续排名第一。根据21世纪中国不动产整理的这份报告,美国现有房屋价格的平均价为24.7万美金,国际销售价格为39.6万美金,但中国人购房的平均价从上年的50万美金增至59万美金,位居第一。21世纪不动产海外事业部总监刘冰冰表示,由于加拿大去年收紧了移民政策,美国楼市更加成为中国买家的首选。近两年一批中国开发商来到美国本土直接开发房地产,其主要销售对象仍然是在美华人和中国大陆人,随着这些房子的上市,中国买家在美购房金额仍将持续上升。

如果说个人投资者偏好住宅,大型的商业物业更符合开发商以及机构投资者们的胃口。莱坊国际透露的信息显示,刚被选为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中国建设银行近日通过非公开交易收购伦敦金融城111 Old Broad Street写字楼,交易价格约为1.11亿英镑(约10.6亿人民币)。此前的6月20日,中国人寿保险收购了金丝雀码头10 Upper Bank Street 大楼70%的股权。

据莱坊监测,北京市甲级写字楼均价约每平方米人民币3.5-6.5万元,“已经与海外国际城市的写字楼售价旗鼓相当,国内写字楼物业的价格优势较海外成熟市场的写字楼物业有所减弱。”莱坊北京董事总经理何金亮指出。

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之旅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中国区主管、执行董事陈仲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不是暂时现象,而是一种长期趋势的选择。他提醒说,最值得关注的是险资的动向。在中国人寿、平安保险集团身后还有一批跟随者。

在亚洲,有关保险公司投入房地产市场的金额一向甚为严格。随着一些国家开始放宽海外直接投资,并且简化了审批流程,情况正在发生转变。来自亚洲十个司法管辖区的保险监管机构数据表明,2013年底亚洲保险业总资产值高达6.7万亿美元,高出了美国的5.8万亿美元和英国的3万亿美元。以资产值计算,日本为最大的保险市场,掌管3.3万亿美元资产,其余资产主要由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保险公司拥有,这四个国家和地区总共占亚洲保险资产约九成。

“亚洲保险公司已经看到,养老金计划和主权基金自从增加了全球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比重后获得了正回报收益,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投资的风险回报问题基本是无需担心的。”世邦魏理仕全球资本市场执行董事Marc Giuffrida表示。 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房地产平均只占亚洲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2%(约13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1%,日本和韩国分别是1.8%和2.4%。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通常将4%-6%的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比如美国为6.7%,英国为5.1%。“这意味着即使从1%上升到平均水平,也将有很多的交易发生。”陈仲伟说。

“他们仍在做功课的阶段。”张民耕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而他断言,海外房地产投资的散户时代已经终结,新篇章将由机构投资者开启。

 

全球知名房地产咨询服务公司高纬环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北京赢商网写字楼租金水平保持平稳,新兴商圈将成租户关注热点。

高纬环球近日发布的赢商网北京写字楼市场报告显示,二季度北京核心商圈写字楼成交面积为上季度的1.5倍,其中内资企业成交居主导地位,占总成交面积的83.7%。金融业、科技类和专业服务业位居前三位,分别占总成交面积的35.7%、29.8%和11%。活跃的市场需求及核心商圈稀缺的可租赁面积,拉动本季度北京主要商圈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环比上升0.46%。

与此同时,由于签约率上升等因素,北京核心商圈整体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56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商务区由于新入市项目尚未完全赢商网被市场消化,空置率名列各商圈之首,达7.25%;而中关村商圈空置率触底仅为1.06%。

高纬环球研究部大中华区执行董事林荣杰表示,下半年北京甲级写字楼核心商圈将有约45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入市,其余约46万平方米则主要集中在新兴商圈。短期内北京核心商圈甲级写字楼市场将继续保持业主市场,租金将随市场的变化呈现小幅波动。

 

近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京政办发[2014]43号)(以下简称目录),规定北京市的核心区域禁止新建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住宅类项目;此外,对于核心区域建设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都作了明确限制。

虽然关于北京核心城区的开发建设各种限制的声音不少,但此次是首次明确出现在了政府制定的文件中。对此,北京市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陈志认为,这也是北京市目前规划发展的思路,“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之下,也需要各个规委联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志表示,禁止在中心城新建写字楼和酒店,一方面是产业的疏解,另一方面是政府希望带动人口的疏解。

在此前公布的《目录》中,涉及房地产方面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建容积率小于1.0(含)的住宅项目(文保区、风景名胜区风貌保护除外),禁止投资建设高尔夫球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西城),禁止新建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住宅类项目 (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文保区改造除外),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高端产业功能区除外);城市功能拓展区,东、西、北五环路和南四环路以内,禁止新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高端产业功能区除外)。

据了解,严控五环内的大型公建的建设规模,这一思路在北京近年来的开发建设中已经逐渐清晰。今年初,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曾表示,下一步要下决心严控五环内用地建设的规模,注重郊区县的产业和城市融合。

此前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为了缓解北京核心城区用地紧张、疏导交通等需求,北京市未来商业地产开发政策将向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方面调整,未来五环内的写字楼建设将不被批准。

  利好核心区域写字楼

  “这对于五环内的写字楼市场触动应该更大一些,因为酒店本身就饱和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分析人士对 记者指出,这对于核心区域的写字楼市场来说是一利好消息。

  此外,今年5月,曾有消息称,北京今后五环内不再出让商业用地,随后北京国土局方面表示,目前该局没有出台这一文件,也没有收到相关信息。虽然消息未得到证实,但就目前的《目录》中对于大型公建项目的限制,或可以看出北京市未来在土地出让环节也都将进行管理限制。

  中原地产研究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北京商业类土地供应结构已出现明显外溢,成交主力多数位于五环外,从供应比例看,五环内占比仅为14.8%。

  “从市场实际供应结构看,北京的商业类土地开发事实上已经外移到了五环以外,从城市发展角度说,五环内也已基本无太多商业或者住宅类土地出让。”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最近几年,北京供应的商业金融类土地规划面积已经达到了1600多万平方米,相比住宅市场,商业地产的供应其实已经出现过剩苗头。

 

全球知名房地产咨询服务公司高纬环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北京写字楼租金水平保持平稳,新兴商圈将成租户关注热点。

高纬环球近日发布的北京写字楼市场报告显示,二季度北京核心商圈写字楼成交面积为上季度的1.5倍,其中内资企业成交居主导地位,占总成交面积的83.7%。金融业、科技类和专业服务业位居前三位,分别占总成交面积的35.7%、29.8%和11%。活跃的市场需求及核心商圈稀缺的可租赁面积,拉动本季度北京主要商圈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环比上升0.46%。 与此同时,由于签约率上升等因素,北京核心商圈整体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56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商务区由于新入市项目尚未完全被市场消化,空置率名列各商圈之首,达7.25%;而中关村商圈空置率触底仅为1.06%。

高纬环球研究部大中华区执行董事林荣杰表示,下半年北京甲级写字楼核心商圈将有约45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入市,其余约46万平方米则主要集中在新兴商圈。短期内北京核心商圈甲级写字楼市场将继续保持业主市场,租金将随市场的变化呈现小幅波动。

 

绿森时代广场,世外生态园里的写字楼出租

绿森时代广场,世外生态园里的商务写字楼出租,原始生态公园浸润,空气清新,品质建筑,绿森时代广场总建筑面积31818平方米,其核心主楼设计为9层,融智能生态写字楼、Min Mall(快捷多功能休闲区)、高端商务酒店于一体;商务副楼设计为6层,由开放式空间、中西餐厅、大型会议中心组成。核心主楼与商务副楼比肩而立,呈鼎力上升之势,以国际视野前瞻中国商业思维。北京CBD的东扩节奏加快,未来的CBD东扩区,将以“7”字形呈现,绿森时代广场以绝对优势矗立于朝阳北板块“7”字的尖端位置,势必将成为高端、时尚、现代的国际级商务核心商圈。绿森时代广场,为CBD东扩增色,为泛CBD区域的实力企业提供世外桃源里的办公楼。

绿森时代广场项目地处CBD东扩区朝青板块,东四环与东五环之间,北临姚家园路,东接东五环,南近朝阳北路,西临青年路。走机场二高15分钟可抵达首都机场;,12分钟通国贸,距地铁6号线约1000米.交通非常之便利。

绿森时代广场项目现有300-2700平米的面积出租,租金5元/天/平米,毛坯房,项目预计2014年9月份交房

鸿坤广场,京南城市休闲商务综合体

鸿坤广场,京南城市商务综合体写字楼对外隆重发售,鸿坤广场购物中心坐落于地处南四环边,东临京开高速,紧邻地铁4号线,距地铁西红门站1.2公里;从京开高速20-30分钟即可快速到达城市核心;区域内多条公交线路贯通,交通极为便利。目前,3公里辐射圈有40多个住宅小区,1公里区域内常住人口接近13万人,拥有25个成熟社区及办公写字楼,其中区域内70%的住宅均属鸿坤集团开发。随着鸿坤•礼域府、鸿坤•曦望山等多个大型社区入住,区域内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需求更加迫切。鸿坤广场购物中心将立足社区,打造20分钟生活圈,为周边社区居民、白领阶层及大兴地区的时尚和家庭消费人群提供便捷、国际化、一站式的生活体验,构建国际美善大社区。

鸿坤广场购物中心共11层(地下4层,地上7层,其中地下3层为停车场),总建筑面积约140,000平方米,外立面采用解构主义设计感的玻璃幕墙,墙体拥有超过3,000平方米的LED屏,可以带来变化无穷的动感光线之美;超5,000平方米露天广场及户外喷泉,带来超大户外绿色空间;购物中心内部垂直交通设计科学便捷,8部人行步道梯、7部直梯、24部自动扶梯,帮助顾客以最快的速度送达任意楼层; 同时,购物中心超大容量停车场,可容纳1500个停车位,智能化的停车管理系统,可以帮助顾客快速找到爱车;鸿坤广场购物中心拥有区域内唯一的2,200平方米的空中屋顶花园,采用全新的PM2.5空气过滤系统,抵御雾霾侵袭,让顾客在购物的同时,尽享健康生活。在西红门地区,鸿坤集团已做到了WIFI全区域覆盖,与周边居民关系更加紧密, 时时关注客群诉求,推出创意无限的活动,鸿坤广场购物中心后续也会借助互联网优势,启动社会化营销理念,打造功能强大的第三方购物平台,依托成熟的产业集群及客层,给消费者及业主带来惊喜不断的O2O购物体验。

鸿坤广场,左右世界,再造城市活力,再创京南顶级休闲商务综合体,

2014-07-30

鸿坤广场

鸿坤广场

鸿坤广场位于京开高速西红门出口西二百米,项目紧邻京南最大的英特宜家购物中心,地铁四号线八百米,周边有规划中的五星级酒店,高档商场,鸿坤集团倾情打造的京南首席商业综合体——鸿坤广场,再造城市活力,打造绝佳城市商务综合体,经过长时间的翘首以待,鸿坤广场已经于2013年12月底震撼开盘!鸿坤广场在未来升值潜力巨大的城市中心地段,以这样的价格拥有鸿坤广场写字楼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鸿坤广场作为集团进军商业地产的旗舰项目,更成为区域升值的“发动机”,对整个京南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都不容小觑。一曲绚烂的都市生活新乐章,将完美呈现在社会各界面前,引发无数惊叹。

鸿坤广场是鸿坤集团在中高端社区之后的又一旗舰力作,置身于京南核心之上的顶级商务属地,一座集休闲,娱乐,景观与一体的休闲商务综合体。

鸿坤广场既有中央商务区的最顶端功能,又具有休闲气质,不仅给城市商务带来全新运行模式,更注入全新活力,从而创造现代都市新亮点。衣食商娱一站体验,使其成为北京最具活力的创新人才聚集地。

鸿坤广场这艘巨型商业航母的盛大起航,作为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一次终结式挑战,鸿坤广场以绝对优势震撼出场,打造全新一站式、全天候的国际商业大都会,引领新国门核心区步入新时代引发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全面拉近新国门与世界的距离!

7月26日,国土部网站显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土部、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将宅基地和农房纳入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体系,并率先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由国土部领衔的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眼下正进入攻坚阶段。7月23日,国土部新闻发言人对外透露,目前《不动产登记条例》在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意见基础上,正在依法加紧起草制定。

国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不动产分散登记的体制,各自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登记体系,在《条例》起草过程中,涉及各类不动产登记的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情况,需要一定时间全面摸清。

而通知要求,将农村宅基地与农房纳入不动产登记,此项工作自然也为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但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农村的不动产登记比城市来的更加简单,主要是面临一个人户分离的问题,农民工进城之后,可能长期不在农村居住了,但是一旦要登记、要确权,农民还是有一定积极性,毕竟这是农民未来可以变现流转的一块资产收入。

各省成立联席会议制度

7月26日,远在西北的甘肃省召开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了省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机构组建和保持工作平稳过渡等有关事宜。

分管的常务副省长罗笑虎表示,目前甘肃省政府已经将此项工作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改革要点。即便这样西北的省份,所牵涉到的职能与工作也非常复杂,甘肃也需要整合不同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组建统一的登记机构执行。

在部委层面尚且还在协调推进方案工作之时,对于地方而言,许多工作已经在展开,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经有17个省市,启动了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工作。

其中,河北、黑龙江、山东、湖北、江西5个省已经正式建立不动产登记联席会议制度;北京、辽宁、黑龙江、广东、四川已在国土资源厅局内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小组。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工作计划,全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应尽量在2014年内建立联席会议制,以确保按照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在2016年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了解到,关于不动产统一登记,浙江将采取“省市同步推进”,目前国土资源厅已向省政府递交报告。

浙江国土资源厅一位负责人透露,国家层面职能部门已经明确,但浙江省市层面还没有明确下来,各个职能部门没整合,未来浙江会根据即将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条例(送审稿)》,再制定具体的执行条例。

有些省份在市一级均推进了不动产登记工作。7月22日,山东的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对外透露,青岛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已经启动,联席会议制度已经正式建立,由青岛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市编委办、市法制办、市财政局、市地税局等8个部门组成,市国土资源房管局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

城市与农村利益置换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主要问题是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原来这个事情是由住建部、国土部、农业部等多个部门多头在管,而现在归并之后,利益割裂问题不好协调。”

7月23日,国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除了协调不同职能部门的原有管理方式之外,《不动产登记条例》也是落实《物权法》的重要行政法规。《物权法》中一些重大问题需要通过《条例》进一步细化、明确,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做好与《物权法》的充分衔接。

另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需要完备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予以支撑,这些标准和规范都要与《条例》同步进行研究,反复论证并理清技术思路后,才能在《条例》中予以准确反映,保证《条例》的可操作性。

“所以这项工作的推进难度系数会比较大,尤其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农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中,要搞清楚所有者的房屋具体面积,确定好边界,掌握好这些基础数据,是比较复杂而且工作量非常大的任务。”杨红旭认为。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表示,总的来说,这也是国家推进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现阶段,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较多,所以在农村不动产登记这一块,势必要保障好农民的合法利益,这也是一个城市和农村利益的置换。

全球著名房地产咨询服务公司高纬环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北京写字楼租金水平保持平稳,新兴商圈将成租户关注热点。

高纬环球近日发布的北京写字楼市场报告显示,二季度北京核心商圈写字楼成交面积为上季度的1.5倍,其中内资企业成交居主导地位,占总成交面积的83.7%。金融业、科技类和专业服务业位居前三位,分别占总成交面积的35.7%、29.8%和11%。活跃的市场需求及核心商圈稀缺的可租赁面积,拉动本季度北京主要商圈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环比上升0.46%。

与此同时,由于签约率上升等因素,北京核心商圈整体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56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商务区由于新入市项目尚未完全被市场消化,空置率名列各商圈之首,达7.25%;而中关村商圈空置率触底仅为1.06%。

高纬环球研究部大中华区执行董事林荣杰表示,下半年北京甲级写字楼核心商圈将有约45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入市,其余约46万平方米则主要集中在新兴商圈。短期内北京核心商圈甲级写字楼市场将继续保持业主市场,租金将随市场的变化呈现小幅波动。

北京写字楼资讯